來源:中共廈門市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播報
羅揚才烈士是廈門大學學生,第一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福建廈門學生運動和工人運動的領袖,中國共產黨福建地方組織早期的領導人之一。他短暫的一生,可歸納為四個第一:廈門第一個共產黨員,廈門第一個共產黨支部書記,廈門第一個總工會委員長,廈門第一個革命烈士。他的革命事跡,在福建革命歷史上留下了積極的影響,是一面永遠閃光的旗幟。
羅揚才烈士(1905—1927年)
1905年在廣東大埔縣楓朗鄉(xiāng)坎下村出生的羅揚才,1921年3月到集美學校師范部第五組(文史地系)學習,1924年畢業(yè)后,考入廈門大學預科,1925年12月升入教育系。
1924年下半年起,羅善培、李覺民先后成為廣州和上海CY(共青團)的通訊員,他們在集美學校介紹《中國青年》《向導》等書刊,進行秘密的革命活動。羅揚才和進步學生一起,積極追求新思想,成為秘密的左派國民黨黨員。次年6月,共青團廣東區(qū)委派藍裕業(yè)到集美學校,在師范部建立福建廈門地區(qū)第一個共青團支部。羅揚才此時加入了共青團,開始走上革命的道路。
1925年,上海五卅慘案發(fā)生,廈門大學學生會于6月2日發(fā)出支援五卅工人斗爭通電,并于4日召開第17次會議,推舉羅揚才等12人協(xié)助該會進行聲援五卅運動及組織廈門學生聯(lián)合會事宜。羅揚才不僅組織學生集會示威游行和罷課,還深入工廠發(fā)動工人。在他的領導下,廈門郵電工人、海員、駁船苦力(碼頭工人),以至所有日、英商店、寓宅的職員丁役、洋務華員等,從6月下旬起一律舉行罷工,捐款支援上海工人,堅持抵制英、日貨。這是羅揚才發(fā)動工人運動的開始,它成了大革命時期廈門工人運動的先聲。
1925年11月,羅揚才代表廈門學生聯(lián)合會出席在廣州召開的兩廣地區(qū)大學生代表大會,被大會臨時黨支部吸收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6年2月,廈門大學成立了福建省第一個黨支部,羅揚才擔任黨支部書記。與此同時,國民黨福建省黨部也在廈門市土堆巷紅樓成立,羅善培為書記,羅揚才任工人部長。在新成立的國民黨福建省黨部中,左派和共產黨人占優(yōu)勢,這對福建地區(qū)即將到來的大革命運動起了積極的作用。3月,建立了黨團混編的廈門特別支部干事會。4月,分設了中共廈門特別支部干事會和共青團廈門特別干事會,羅揚才任黨的特支學運委員兼團特支書記。
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從廣東出師北伐。羅揚才為迎接北伐軍入閩,在廈門工人中積極開展活動。10月,北伐軍進入閩西挺進閩南。勝利消息傳來,廈門工人極為振奮,在羅揚才的領導下,廈門工人掀起一場以“二五”加薪為目標的“罷山罷?!倍窢?。
罷工首先從羅揚才等共產黨人活動和影響最大的電廠工人中開始。在北伐軍入閩前,電廠工人便提出加薪的要求:工人工資20元以下的加6元,20元以上的加4元。工廠當局以拖延手法應付工人。11月,幾十名電廠工人在工會領導下于圓山宮集合,決定罷工。罷工后,廈門全市停電,工廠機器不能開動,晚上一片漆黑,資本家受到損失,叫苦連天。罷工后兩三天,電廠經理托海軍司令部派人出面“調解”,對工人施加壓力,但工人不為所動,廠方最后不得不答應工人的要求。
電廠工人罷工勝利后,海員、碼頭和其他工廠的工人也起而罷工,要求加薪。羅揚才領導下的廈門海員工會發(fā)表《加薪宣言》,提出復工的十項要求:海員工資一律增加五成;工資額以10元為最低;雇傭船員必須是海員工會會員,并由海員工會介紹;不得任意開除工人,開除工人須得工會同意;不準打罵工人、濫罰工資;因工作而死亡者,一律給予1000元之撫恤金;工人患疾病時,船東須負責醫(yī)治,并發(fā)給在疾病時全數(shù)之工資;如遇工人本身之婚喪大事,須給假一個月,工資照給;工人勞動時間照八小時工作制,星期日休息,工資照給,若不休息,工資加倍;承認工會有代表工人全權。
海員工會為實現(xiàn)自己的罷工條件,還組織了盛大的示威游行。游行隊伍經過洋人住宅和日辦臺灣銀行時,工人們還高呼“打倒帝國主義”的口號。見日本警察鳴槍示威,工人們憤怒地沖了上去,奪下槍支,并狠揍了日警一頓,其他洋人警察嚇得不敢動彈。外國資本家經營的“大利”等汽船公司,在海員工人團結一致的罷工斗爭聲勢下,不得不簽字同意加薪。廈門至同安、石碼、安海等線的海員工人,均按原有工資增加了百分之二十五,碼頭、洋行和其他工廠工人的罷工斗爭,也相繼取得勝利,實現(xiàn)“二五”加薪。
1927年元旦,在羅揚才等共產黨人的推動下,福建廈門召開各界民眾慶祝北伐軍勝利大會,通過福建人民總要求十一條:停止預征錢糧及一切苛捐雜稅;打倒地痞、劣紳、土豪、反革命分子;肅清土匪、三點會、符仔會、武裝暴徒;鏟除貪官污吏,建設廉潔政府,實行由省到村的地方自治;準許人民集會、結社、言論、出版、罷工之自由權;禁止種鴉片;培植工農運動,鞏固福建革命的基礎;打倒反動教育,實施革命文化教育;開辦交通事業(yè),以助福建實業(yè)發(fā)展;促開縣民會議、省民代表會議;打倒帝國主義在福建的政治、經濟、文化侵略。
會后不久,日輪“橫山丸”的老板打死中國工人,碼頭工會立即組織工人到英國人掌握的稅務署交涉,要求扣留“橫山丸”,并舉行罷工,抵制所有日輪進貨。
在“罷山罷?!钡母叱敝?,廈門總工會于1927年1月24日成立,羅揚才任委員長,楊世寧為副委員長。在總工會的領導下,廈門工人運動由經濟斗爭轉為政治斗爭,斗爭矛頭從本國資本家轉向外國資本家和帝國主義勢力。
1月3日和6日,在漢口和九江相繼發(fā)生英國水兵屠殺中國人的事件,漢口和九江人民奮起將英國人驅出租界,英國即派軍艦來華干涉,全國總工會決定1月28日舉行全國總罷工。羅揚才領導的廈門總工會立即通告執(zhí)行全總決定,于28日實行廈門全市總罷工,并組織宣傳隊,向群眾宣傳揭露英帝國主義干涉中國革命的罪行。
隨著“罷山罷海”斗爭的勝利,廈門總工會威信日益提高,共產黨的主張日益深入工人群眾之中。到1927年4月,廈門工會會員由5000多人增至2萬多人,基層工會由十五六個增加到三十多個,成為廈門大革命時期的中堅力量。
羅揚才擔任國民黨福建省黨部工人部長以后,實際上已經是以大學生身份為掩護的職業(yè)革命者了,除上課之外,他大部分時間在廈門開展革命活動。由于他兼任中共廈門特支干事會的學生運動委員和中學團干事會書記,在致力工人運動的同時,他也注意領導或指導大中學生的革命活動。
1926年3月12日,羅揚才領導廈門學生集會紀念孫中山先生逝世一周年。他大力支持共產黨人和國民黨左派為紀念孫中山而在虎頭山麓創(chuàng)辦的廈門中山中學,并親自到那里兼課。5月1日,廈門學生聯(lián)合會舉行第一次各校代表大會,通過修正章程,選舉職員,議決于4月召開成立大會。羅揚才和李松林作為廈門大學代表與會,被總務部推舉為總務部主任。羅揚才還通過“五九”國恥紀念、“五卅”周年紀念等活動,發(fā)動學生集會示威,反對帝國主義和軍閥反動統(tǒng)治,要求廢除不平等條約。在國恥紀念活動中,廈門學生聯(lián)合90多個團體舉行大規(guī)模示威游行,并到鼓浪嶼“公共租界”張貼紀念國恥的傳單。對此,工部局巡捕橫加干涉,他們逮捕學生13人,激起廈門全市人民的憤慨和反對。羅揚才等發(fā)動廈門學生聯(lián)合會、工會等團體通電福建全省和全國,表示強烈抗議。工部局在各界的壓力下,不得不釋放被捕學生。
1926年9月,魯迅來到廈門大學,任國文系教授和國學研究院教授。羅揚才除聽魯迅的課外,還不時登門拜訪,與魯迅建立了較為密切的聯(lián)系。
11月間,集美學校學生提出革新校務的要求,擬出《校務革新會章程草案》。校長葉淵召開臨時校務會議討論,議決把校務革新會改為校務討論會,引起學生不滿。葉淵為了平息這次學生運動,派圖書館主任蔣孝豐專程到廈門大學邀請魯迅來集美學校演講,意圖借此把學生引回書齋。而集美學校學生則一面派人到漳州,請求北伐軍的支持,一面通過羅揚才的關系也邀請魯迅來演講,支持參加學生運動的學生。魯迅接到葉淵的邀請后,曾問林語堂:“葉淵辦學的方法如何?”林語堂對魯迅說:“他辦學很謹嚴,不喜歡學生有什么活動。”魯迅聽罷表示不去。后由于羅揚才的盛情邀請,他于11月27日乘船到集美學校,作了題為《生活的意義和價值》的演講,有力地支持了進步的學生。12月,以羅揚才為首的廈門大學學生會創(chuàng)辦平民學校,魯迅也應邀到該校演講。
羅揚才對魯迅在廈大的表現(xiàn)極為敬佩,他在寫給上級黨組織——中共潮汕地委的報告中,曾多次提及魯迅在福建廈門的情況。
1927年1月,魯迅由于厭惡他人的排斥打擊,辭去教職。羅揚才領導學生自治會開展挽留魯迅的運動,并進而發(fā)動罷課斗爭,提出:一、求整個的學生、教員、學校的生機;二、拯救閩南衰落的文化;三、培植福建的革命氣息。這場改革學校的運動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對閩南學生運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正當廈門工農運動蓬勃發(fā)展,國內形勢發(fā)生重大變化的時刻,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右派,通過一系列反革命事變,陰謀篡奪革命領導權,大力排擠打擊共產黨人和國民黨左派。這年4月,大革命進入緊急階段。中共閩南臨委從臺灣出版的日文報上看到蔣介石準備叛變的消息,立即通知廈門市委注意敵人的突然襲擊。廈門市委對形勢作了分析,做了一些準備。4月8日,總工會在羅揚才的主持下作出決定:通知工人少到總工會來,總工會主要領導人暫時離開總工會會址,如果林國賡動手抓我們的人,(廈門)全市罷工支援。
4月9日,國民黨右派在廈門發(fā)動反革命政變,他們于凌晨3時左右到土堆巷廈門總工會,將羅揚才、楊世寧、黃埔樹三人“請去”,關在海軍司令部內。當天下午,以碼頭工人為首的各工會代表300多人,游行請愿,并冒著大雨在海軍司令部門前示威。接著,廈門黨組織又進行了多次營救活動,但都沒有成功。5月23日,羅揚才等被押赴福州。在福州獄中,羅揚才大義凜然,堅持斗爭。羅揚才在放風時偶然探得自己將被秘密處死的消息后,慷慨激昂地向獄友傾吐自己的身世和參加革命的原因,宣傳革命道理和共產黨的主張,并將遺物贈送獄友。他還寫信給閩南臨委,希望“踏著革命先烈的血跡繼續(xù)前進”。6月2日,羅揚才高唱《國際歌》走上刑場,英勇就義,時年22歲。
羅揚才把壯麗的青春全部貢獻給黨,貢獻給廈門工人運動。周恩來在率領南昌起義部隊到達汕頭,會見從福建來的同志時,就曾對羅揚才的犧牲表示深切的悼念。廈門工人階級更是懷念他,把他作為革命的榜樣。他犧牲后多年,每當他的忌辰,廈門工人都秘密集會悼念。1930年,廈門工人還擎著他的相片,舉行悲壯的游行。
羅揚才的一生是短暫的,但他的事業(yè)和精神是永存的!